什么是忧患意识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忧患意识是从现实的情况出发对未知事物将会给自身带来的消极影响的一种警惕。其实质就是人们时时自警,趋利避害,通过人们自身的主观努力,避免或减少灾难的发生,化除潜在的危机。忧患意识伴随着文明社会的开始和人类意识的产生,贯穿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过程,是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觉醒和奋发图强。从某种角度来说忧患意识与人类进化历史的脚步相伴始终。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忧患意识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按照忧患意识所指向的对象分析,忧患意识可以分为对自然的忧患意识、对人自身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的忧患意识。而这三者的表现又具有历史规律性,存在轻重缓急的次序。
自然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最初源于人们对大自然不可抗拒力量的警觉。当人类通过双手劳动,把自身分离出动物界,发展出清醒的自我意识时,就深切体会到大自然的威力无法为自身所抗拒,于是对自身的存在产生了深深的忧患意识。
人自身忧患意识:忧患意识发展为对人自身德行修养的追求. 努力通过完善人类自身的道德、展现人类现实的力量而应“天命”。儒家圣人孔子谆谆教诲人们注重自身道德修养,强调礼义仁爱;诸子百家努力探讨人性善恶;爱国者屈原汨罗之滨九问苍天等等,都是忧患意识的具体体现。
社会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最后体现为对天下兴衰和政权交替的忧虑。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孟子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把它概括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相信你已经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