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为什么各地天黑时间不一样啊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地球和太阳在各自运转,由于夏天时太阳照在北半球多,因而北半球白天长,晚上短,到了冬天,太阳照在南半球多,因此南半球是黑夜少,白天多。不同季节,太阳照射地球的面积不同,因而造成时差。有的国家跨越了几个时区,所以应该是不同的时区。日照时间与地球公转和自转有关,我国属于北半球。我国处于冬季时,阳光多照射在南半球,所以中国的日照时间会短一些。

时区是地球上的区域使用同一个时间定义。1884年在华盛顿召开国际经度会议时,为了克服时间上的混乱,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时差是指两个地区地方时之间的差别。

从西往东跨越时区时,将时间拨快一个小时,从东往西跨越时区时,将时间拨慢一小时。比如日本位于东九区,我们国家位于东八区,从中国前往日本,时间需要增加一个小时,而从日本回来,时间会减少一个小时。

我们国家因为幅员辽阔,横跨五个时区,但是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标准时作为中国的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

古代对时间的划分

1、十二时辰制

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

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

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

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天黑时间

上一篇:皖j是哪个城市

下一篇:甚的部首

其他文章

  • 长沙步步高购物卡使用范围
  • 杨洋多少岁
  • 免费填报志愿的网站推荐
  • 《我的一个道姑朋友》歌词的故事是什么
  • 什么是锚栓
  • g7是哪七个国家
  • boom是不是爆炸的意思boom是爆炸的意思吗
  • 观后感开头该怎么写
  • 美国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 100种昆虫名字大全
  • 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招生条件
  • 大学高数小论文
  • 列宁格勒战役
  • 城野医生越用毛孔越大,城野医生真的能收缩毛孔吗
  • 最完美的三围是多少
  • 送老师高档大气的礼物有哪些
  • 华为畅享9plus怎么样
  • 川子纹面相怎么说
  • 句子的结构是什么
  • 2019年山东高考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