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文言文梁鸿是什么样的人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梁鸿尚节谈谈梁鸿是一个怎样的人文言文阅读答案他是勇于承担责任,忠厚诚恳的人。依据:乃寻访烧者,问去所失,悉推豕偿之。无他财愿以身局作。

他是勤奋努力,不打马虎眼的人,依据:因为执勤。不懈朝夕。

原文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

(选自南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三》

翻译

梁鸿虽然家庭贫困,但是他推崇礼节,广泛阅读(书本),没有不通晓的(事情)。并且他不死记硬背章句。读完书就到上林苑放猪,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蔓延到别人的房屋。梁鸿就寻访被烧到的人家,问他损失的财物,用自己全部的猪作赔偿还给房屋主人。但房屋主人还认为得到的补偿很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富,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主人同意了。(梁鸿)于是勤奋做工,从早到晚从不松懈。邻家老人们见梁鸿不是一般人,于是就一同责备批评那家主人,并且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因此(主人)开始敬佩梁鸿,把猪还给他,梁鸿没有接受,返回自己的家乡[1]。

注释

而:表顺连,不译

尚:崇尚、推崇

览:阅览

通:通晓

延:蔓延

不为章句:为,著述;不死记硬背一章一句

毕:此指读书结束

上林苑:古宫苑,在今河南洛阳市东

其主:其,其中

犹:还

牧:放养牲畜

舍:房屋,住所

去:离开

恒:平常,普通

责让:责备批评

豕(zhì):猪

偿:偿还

许:允许,同意

他:别的

因:于是

见:看见

还:归还

执勤:执守做工

懈:松懈

耆老:老人,耆,老

曾误遗火: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

愿以身居作: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

悉推豕偿之:了解后把自己的猪作赔偿还给房屋主人

称鸿长者: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

2.历史上的梁鸿是什么人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势家慕其高节,多***之,鸿并绝不娶。同县孟氏有女,状肥丑而黑,力举石臼,择对不嫁,至年三十。父母问其故女曰:“欲得贤如梁伯鸾者。”鸿闻而聘之。女求作布衣、麻屦,织作筐缉绩之具。及嫁始以装饰入门,七日而鸿不答。妻乃跪床下请曰:“窃闻夫子高义,简斥数妇。妾亦偃蹇数夫矣,今而见择,敢不请罪。”鸿曰:“吾欲裘褐之人,可与俱隐深山者尔,今乃衣绮缟,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妻曰:“以观夫子之志耳。妾亦有隐居之服。”乃更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鸿大喜曰:“此真梁鸿妻也,能奉我矣。”字之曰德耀,名孟光。。。遂至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梁鸿字伯鸾是扶风平陵人。由于梁鸿的高尚品德,许多人想把女儿嫁给他,梁鸿谢绝他们的好意,就是不娶。与他同县的一位孟氏有一个女儿,长得又黑又肥又丑,而且力气极大,能把石臼轻易举起来。每次为她择婆家,就是不嫁,已三十岁了。父母问她为何不嫁。她说:“我要嫁象梁伯鸾一样贤德的人。梁鸿听说后就下娉礼,准备娶她。孟女高高兴兴的准备著嫁妆。等到过门那天,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哪想到婚后一连七日,梁鸿一言不发。孟家女就来到梁鸿面前跪下,说:“妾早闻夫君贤名,立誓非您莫嫁;夫君也拒绝了许多家的提亲,最后选定了妾为妻。可不知为什么,婚后,夫君默默无语,不知妾犯了什么过失?”梁鸿答道:“我一直希望自己的妻子是位能穿麻葛衣,并能与我一起隐居到深山老林中的人。而现在你却穿著绮缟等名贵的丝织品缝制的衣服,涂脂抹粉、梳妆打扮,这哪里是我理想中的妻子啊?”孟女听了,对梁鸿说:“我这些日子的穿著打扮,只是想验证一下,夫君你是否真是我理想中的贤士。妾早就准备有劳作的服装与用品。”说完,便将头发卷成髻,穿上粗布衣,架起织机,动手织布。梁鸿见状大喜,连忙走过去,对妻子说:“你才是我梁鸿的妻子!”他为妻子取名为孟光,字德曜,意思是她的仁德如同光芒般闪耀。后来他们一道去了霸陵(今西安市东北)山中,过起了隐居生活。在霸陵山深处,他们以耕织为业,或咏诗书,或弹琴自娱。不久梁鸿为避征召他入京的官吏,夫妻二人离开了齐鲁,到了吴地(今苏州)。梁鸿一家住在大族皋伯通家宅的廊下小屋中,靠给人舂米过活。每次归家时孟光备好食物,低头不敢仰视,举案齐眉。

3.以身居作中梁鸿是一个怎样的人梁鸿是一个诚实忠厚,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原文如下:梁鸿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乃寻访烧者问所失财物,悉以豕偿之。

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

主人许。因为执勤不解。

邻家耆老察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还其豕,鸿不受。

偿之方去。译文;梁鸿到林苑放猪,曾经不小心留下火种,牵连到别的人家。

于是寻访被烧到的人,问他们损失的财物,了解后把自己的猪作赔偿还给主人。他的主人还认为得到的补偿很少,梁鸿说:“我没有别的财富,愿意让自己留下做事。”

主人同意了。因为做工勤奋不松懈,一个老人见梁鸿不是一般人,于是就批评主人,而称赞梁鸿是忠厚的人。

于是主人开始敬佩梁鸿,把猪还给他,梁鸿不接受。赔偿后返回了自己的家乡。

4.梁鸿孟光举案齐眉具体是指什么样的典故“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事见《后汉书·梁鸿传》《后汉书·逸民列传》。

梁鸿字伯鸾,东汉初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文学家。梁鸿幼年丧父。东汉初年梁鸿入太学受业,虽然家境贫寒但学习刻苦,受业期间曾遍览古今典籍,经史子集无所不通。学成后梁鸿被分配到上林苑牧猪,虽然专业不对口,倒也乐得做他的“猪倌”。一天闲来无事,梁鸿和他的猪们在晒太阳,有两只小猪在泥坑里打滚。梁鸿看见了就对小猪说:“猪啊猪,其实我是很羡慕你们的。从前有一位庄周老伯伯说过,郊祭时用的牺牛,虽然平时用好养料喂养,又披以纹绣,舒服是舒服,可一旦要把它送进太庙作祭品时,这条牛想作一头小猪,这可能吗?所以我不愿意做卿相,不愿意被国事羁绊,我宁愿作一个小猪在污水沟里游戏,这样我的心志倒可以愉快。”一次,梁鸿误遗火种,烧毁了人家部分财物,他便寻访到那户人家详细地询问了主家的损失,然后以猪作价抵偿。那家主人为人刻薄,以为赔少了,梁鸿说我家贫没什么财物,就让我为你干几年活吧。主人便让他做护院,梁鸿克尽职守。几位邻居看不下去了,一起责备那家主人。主人便要将猪归还给他,梁鸿拒辞不受,也不再当猪倌,径回老家平陵去了。汉章帝时梁鸿因去看望好友高恢,经过京城,作了一首《五噫歌》,一共五句诗,每句后面有一个“噫”字。大意是:登上高高的北芒山,俯览脚下的帝京城,宫室是多么地崔嵬,老百姓的辛勤劳苦,却远远地没有尽头。这首诗被章帝知道了,章帝勃然大怒,便下令搜捕梁鸿。梁鸿闻讯后改名换姓,携妻儿逃到了渤海边上居住。“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五百多年后,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对梁鸿被迫害的命运表达了深深的感慨。但是太平的日子并不长久,章帝的派出的人追到了齐鲁,梁鸿见这里也待不下去了,只得携妻子和一个儿子南逃。梁鸿夫妇逃至吴地(今苏州一带)后,在富商门下做雇工,全家三口总算有了个安身的栖所。白天梁鸿为人舂米,晚上每当他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家时,孟光已经为他做好了香喷可口的饭菜。她非常敬重丈夫,不敢抬头直视,就半曲身子将盛着饭菜的托盘举至眉前端给丈夫吃。这就是著名的“举案齐眉”典故的由来。有一次给主人看见了,惊叹道:“能使妻子这样敬重自己的人必非常人!”于是换了间大房子给梁鸿夫妇居住,自此梁鸿方得潜心学问,闭门著书十余篇。后代文人常引“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来抒发自己一生襟怀未曾开的抱怨。

5.梁鸿是哪个朝代的人,他有什么作品和事迹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诗人。

东汉初入太学。后回乡娶孟氏,有德无容,取名孟光,字德曜。

入霸陵山隐居,以耕织为业。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跳转到:导航,搜索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诗人。

东汉初入太学。后回乡娶孟氏,有德无容,取名孟光,字德曜。

入霸陵山隐居,以耕织为业。汉章帝时出函谷关过京城,作《五噫歌》讽世,章帝闻知不悦,下诏搜捕,遂改姓运期,名耀。

南逃至吴为人佣耕。东家见孟光进食举案齐眉,认为妻对夫如此敬重,绝非平常佣工,乃以礼相待。

从而鸿得以闭门著书。梁诗仅存3首,载于《后汉书》,即《五噫歌》、《适吴诗》、《思友诗》。

从形式看仍以骚体为主,略有变化。

梁鸿尚节

上一篇:恐怖直播观后感

下一篇:“西印度”指的是哪里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