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以养正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蒙以养正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如下:
1、内涵:蒙以养正,就是通过教育,使人摆脱蒙昧,归于正道。
2、现实意义:一说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作为中华教育智慧,蒙以养正揭示了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蒙学在《辞源》中解释为今之小学,自是指幼童的教育和学习。《汉书食货志》中讲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入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蒙学在《辞海》中解释为蒙馆,即古人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
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和伦理道德。教材一般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幼学琼林》等等。宋、元、明、清则是蒙学读物的繁荣时期。据粗略统计这段时期蒙学读物的数量不下于千种,较此前的任何时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流传后世的蒙学读物,像《百家姓》、《神童诗》、《三字经》、《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增广贤文》等,大都上产生于这一时期。这也是中国教育史上民间少儿教育高度发展的时期。
上一篇:怎么设置一键拨号
下一篇:士官报考军校的要求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