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菩萨是什么来历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普贤的身世有以下几种说法:普贤是诸佛之子,《华严经》的原文是,一切***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阿弥陀佛的第八子,《第二菩萨经迹》和《悲华经》皆称,王有千子,靠前太子名不旬,即观世音菩萨,第二王子名尼摩,即大势至菩萨,第三王子名王象,即文殊菩萨,第八王子名泯图,即普贤菩萨;妙庄王的二女儿,《小乘经》的原文中说到,妙庄王三女,长文殊,次普贤,次观音,一子即地藏,这是中国化的说法;将来成佛。据《悲华经》说,在无量劫的删提岚世界,其主宰宝藏***赐给无诤念王第八子泯图名字为普贤。
普贤菩萨(梵文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徵着理德、行德,与象徵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普贤菩萨,世称为靠前愿王,《法华经》指出:只要能虔诚信奉,普贤菩萨将与诸大菩萨一起出现守护此人,使他身心安稳,不受一切烦恼魔障之侵。《普贤延命经记》指出:普贤菩萨具有延命益寿之不可思议的力量。普贤菩萨是理德和大行愿的象徵,象徵真理。他以智导行,以行证智,解行并进,完成求佛者的志愿,所以又称“大行普贤菩萨”。
日本真言宗的许多信徒认为卫护佛门的金刚萨埵是普贤菩萨摩诃萨的化身之一,密教由金刚萨埵所开创。另一说,金刚萨埵为大势至菩萨或其他佛、菩萨所示现。
四川峨嵋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因山势逶迤,“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故名。山脉峰峦起伏,重岩叠翠,气势磅礴,雄秀幽奇,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称。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主要庙宇及景区有报国寺、万年寺、伏虎寺、仙峰寺、清音阁、洪椿坪、洗象池、峨眉金顶等十余处。
普贤菩萨坐骑
普贤菩萨的坐骑是六牙白象——灵牙仙
《大日经疏》云:“普贤菩萨者,普是遍一切处,贤是最妙善义,谓菩提心所起愿行,遍一切处,纯一妙善,备具众德,故以为名。”《大乘经》载:“入山求道,饥寒病疠,枯坐蒲团,是曰普贤;普贤者,苦行也。”《华严经·清凉疏》曰:“普贤之学得于行,行之谨审静重莫若象,故好象。”
白象代表愿行殷深,辛勤不倦;六牙,表示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慧智,佛教称六牙白象是菩萨所化,以表威灵,象征“愿行广大,功德圆满”。
白象是普贤菩萨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所以峨眉山寺庙中的普贤塑像多骑白象。在峨眉山的洗象池,传说普贤菩萨每次骑象过此,必在这口池里汲水洗象,然后才登上金顶,池旁的寺院也取名洗象寺。为了歌颂普贤菩萨的功德,连缠生在冷杉枝干上的松萝,当地人也美其名曰是“普贤线”,认为是普贤菩萨特意在悬崖陡壁上挂起这些长线,引渡信徒登绝顶。
相传普贤在中国显灵说法的道场在四川峨嵋山,其中有万寿寺(晋代始建时名普贤寺),寺中所塑普贤像是有代表性的法像:普贤坐在大象背负的莲台上,手执如意;象身白色,六牙,四足分踏在莲座上。
上一篇:社团招新问题和面试问题
下一篇:手臂长度怎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