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高应变法与低应变法区别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主次关系不同。

基桩动力检测方法按动荷载作用产生的桩顶位移和桩身应变大小可分为高应变法和低应变法。

2、工作原理不同。

高应变法是用瞬态激振,使桩土发生相对迁移,利用波动理论揭示桩土体系在接近极限阶段时的工作性能,评价桩身质量,分析桩的极限承载力;低应变法是利用低能量的瞬态或稳态激振,使桩在弹性范围内作低幅振动,利用振动和波动理论判断桩身缺陷。

3、弹性范围内不同。

高应变法与低应变法的根本区别在于高应变法考虑了桩周土的弹塑性响应而低应变法仅使桩周土完全处于弹性范围内,具体比较如下:

(1)按位移大小分。高应变动力试桩利用重锤打击桩顶,使桩产生动位移接近常规静载试桩的沉降量级,以便使桩侧和桩端岩土阻力大部分乃至充分发挥。

桩周土全部或大部分产生塑性变形,直观表现为桩出现贯入度。低应变动力试桩则采用手锤、力棒或铁球锤击桩顶,或采用电磁激振器在桩顶激振,桩-土系统处于弹性状态,桩顶位移比高应变法低2~3个数量级。

(2)按桩身应变量级分。高应变法桩身应变量通常在0.1‰~1.0‰范围内,低应变法桩身应变量则一般小于0.01‰。

扩展资料

类桩分类原则:

桩身完整; 时域信号特征:2L/C时刻前无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 幅频信号特征: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f≈C/2L Ⅱ类桩

分类原则: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时域信号特征:2L/C时刻前出现轻微缺陷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

幅频信号特征:桩底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其相邻频差△f≈C/2L,轻微缺陷产生的谐振峰与桩底谐振峰之间的频差△f’>C/2L Ⅲ类桩。

分类原则: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时域信号特征:有明显缺陷反射波,其他特征介于Ⅱ类桩和Ⅳ类桩; Ⅳ类桩。

分类原则:桩身存在严重缺陷;幅频信号特征:2L/C时刻前出现严重缺陷反射波,或周期性反射波,无桩底反射波。

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使波形呈现低频大振幅衰减振动,无桩底反射波;时域信号特征:缺陷谐振峰排列基本等间距,相邻频差 △f’>C/2L。

无桩底谐振峰;或因桩身浅部严重缺陷只出现单一谐振峰无桩底谐振峰。

高应变和低应变区别

上一篇:中国獒品种有哪些

下一篇:关于胡子的比喻句16句

其他文章

  • 正规月嫂培训班哪里有
  • 高考报名费多少钱 各省报名费汇总
  • 上海宾馆的价位
  • 2022年防溺水教育活动总结10篇
  • 鬼鲛经典语录
  • 计算机初级考试试题 计算机一级真题题库及答案
  • 感恩父亲的句子有哪些
  • 小学生最火的趣味运动会项目
  • vip钢琴陪练一节课大概多少钱
  • 兴欣战队全部成员名单是什么
  • 江西科技工程学院是正规大学吗
  • 铩羽而归是指什么意思
  • 2018中星6B免费详细参数
  • 正月二十三善财童子有什么寓意善财童子是什么
  • 《小兵张嘎》主要人物有哪些
  • 全反射临界角公式
  • 什么是MHL线
  • 英语中有哪20个元音
  • 同三高速公路介绍
  • 大学新生准备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