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推导过程:ax^2+bx+c=0(a≠0,^2表示平方),等式两边都除以a,得x^2+bx/a+c/a=0.开根后得x+b/2a=±[√(b^2-4ac)]/2a (√表示根号),最终可得x=[-b±√(b^2-4ac)]/2a。

方程(equation)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表示两个数学式(如两个数、函数、量、运算)之间相等关系的一种等式,使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称为“解”或“根”。求方程的解的过程称为“解方程”。

通过方程求解可以免去逆向思考的不易,直接正向列出含有欲求解的量的等式即可。方程具有多种形式,如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等等,还可组成方程组求解多个未知数。

在数学中,一个方程是一个包含一个或多个变量的等式的语句。 求解等式包括确定变量的哪些值使得等式成立。 变量也称为未知数,并且满足相等性的未知数的值称为等式的解。

名称

方程中文一词出自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其第八卷即名“方程”。“方”意为并列,“程”意为用算筹表示竖式。

卷第八(一)为: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现今有上等黍3捆、中等黍2捆、下等黍1捆,打出的黍共有39斗;有上等黍2捆、中等黍3捆、下等黍1捆,打出的黍共有34斗;有上等黍1捆、中等黍2捆、下等黍3捆,打出的黍共有26斗。问1捆上等黍、1捆中等黍、1捆下等黍各能打出多少斗黍?)

答曰:上禾一秉,九斗、四分斗之一,中禾一秉,四斗、四分斗之一,下禾一秉,二斗、四分斗之三。

方程术曰:置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实三十九斗,于右方。中、左禾列如右方。以右行上禾遍乘中行而以直除。又乘其次,亦以直除。然以中行中禾不尽者遍乘左行而以直除。左方下禾不尽者,上为法,下为实。实即下禾之实。求中禾,以法乘中行下实,而除下禾之实。余如中禾秉数而一,即中禾之实。求上禾亦以法乘右行下实,而除下禾、中禾之实。余如上禾秉数而一,即上禾之实。实皆如法,各得一斗。

求根公式推导

上一篇:将军的读音将军的读音是什么

下一篇:上海到青岛机票查询(上海到青岛机票时刻表)

其他文章

  • 硬杂木和杂木有什么区别_
  • 哈尔滨铁路职业技术学校分数线
  • 带有邪字的成语
  • 河南义马市属于哪个市
  • 形容抓住重点学习的成语
  • 《修鞋姑娘》的主要内容
  • 简单英语口语对话20句
  • 上海流浪大师真实身份
  • 天空之城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 一对80后夫妻打离婚官司 法官提议先做离婚考卷
  • boss直聘人事聊天话术有哪些
  • oridinary和common的区别
  • V化学元素代表什么意思
  • ThatGirL怎么意思
  • dj音乐mp3打包下载 dj歌曲下载
  • 飞机行李托运流程
  • 《招摇》结局是什么
  • 副热带高压是什么意思
  • 四字成语为将什么求什么成语有哪些
  • 台州市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