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做过几个朝代的都城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七个
北京城做过7个朝代的都城。
发布为:
1、周朝,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46,为燕国的都城,称为蓟;
2、五代,公元907年至960年,称之为幽州;
3、金代,公元1115年至1234年,称之为燕京;
4、元代,公元1206年至1368年,称之为大都;
5、明代,公元1368年至1644年,初为北平,迁都后为京师,为都城;
6、清代,公元1644年至1912年,称之为北京;
7、1949年以后称为北京,为首都。
见证了三个统一朝代
要说起北京城作为都城,就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了。那时候燕国的都城蓟州,就是今天的北京。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前燕,都城也在蓟州。辽国建立后,北京城就成为陪都,被称为燕京。
金朝的时候,曾经将都城从上京迁到今天的北京,称为金中都。蒙古人建立元朝后,便将都城迁到金朝故都,改称元大都。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北京城才开始成为,全国性统一王朝的都城,一直到清朝灭亡。
所以说北京城见证了三个统一朝代,分别是元朝、明朝和清朝。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三朝的末代皇帝,都有着怎样不同的人生。
北京
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1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88.6万人。2021年,北京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69.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5%。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8.4万元。
北京地处中国北部、华北平原北部,东与天津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相邻,中心位于东经116°20′、北纬39°56′,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也是中国***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