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古代文言文常识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古代文学、文言文、基础知识[固定结构]

在文言文中有许多词语经常搭配在一块使用,形成基本固定的格式,表达基本固定的意思,现总结部分如下:

1、无以、无从。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例如: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2、有以。译为“有用来……的办法”。例如: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

3、有所。译为“有……的”(人、物、事)故患有所不避也。《鱼我所欲也》

4、无所。译为“没有……的”(人、物、事)几无所逃死。《后序》

5、如何、若何、奈何。译为“怎么、怎么样、怎么办”。

例如: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之奈何?《鸿门宴》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6、所以。译为“用来……的”,“……的原因”,“……的方法”。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师说》吾知所以拒子矣。

7、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例如:何以伐为?《论语》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8、得无……乎,得无……耶,无乃……乎,译为“恐怕……吧”?

例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

9、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例如:吾孰与徐公美?吾与徐公孰美

2.高中语文必修一古代文言文常识《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二、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三、词类活用(例句)(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③既东封郑(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①既东封郑(封:疆界。

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③今老矣(老,老年人)④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四、一词多义(一)重要实词:1.贰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通“缺”,侵损,削减。)5.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二、古今异义1.贰于楚也古:从属二主,动词;今:“二”的大写,数词。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使者,出使的人;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那个人;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三、词类活用(例句)(一)名词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②朝济而夕设版焉(表时间,在早上,在晚上)③既东封郑(表处所,在东边)2.名词作动词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②与郑人盟(名词作动词,结盟、订立同盟)3.名词的使动与意动①既东封郑(封:疆界。

名作使动使……成为疆界)②阙秦以利晋(利:利益、好处。名词作使动使……得利)③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名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动词作名词,恩惠)2.动词的使动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③今老矣(老,老年人)④邻之厚,君之薄也(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⑤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2.形容词作动词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四)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数词“贰”活用为动词,从属二主)四、一词多义(一)重要实词:1.贰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副职(例:其内任卿贰以上。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③不专一(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左传》)⑤再,重复。(例: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⑥从属二主。(本文: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国以鄙远”)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3.许①准许(同现代汉语)②答应,听从(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③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⑤表处所(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①què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②què城楼③què皇宫,引申为朝廷(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④quē通“缺”,缺少,空缺(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

杜甫《岁宴行》)。

文言常识大全

上一篇:山东自招线与本科线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草莓的介绍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