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课程与教学论之详谈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教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定位,是任何教育改革的核心与关键点。为理清基本内涵与范围,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详谈。

一、概念

  课程英文单词为curriculum,意指跑道,后引申为学习的进程。关于跑道之说有静态和动态两种解释。1859年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认为,课程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将其视为静态的跑道。而另一些学者认为课程是动态的经验和体验,是跑的过程和经历。总体而言将课程视为跑道,重在强调学生和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活生生经验和体验。当然也有很多学者将课程视为教学科目、学习经验、文化的再生产或者社会改造,在此不一一详述。

1.课程与教学侧重点

  课程的本质属性是学校指导下的所有活动,其功能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即社会改造,它以课程科目中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等形式存在,需要借助学习计划等进行实施与管理。

  与课程联系最紧密莫过于是教学,由于课程与教学都是教育领域的核心概念,其指向性具有很大的相似程度,许多学者纷纷致力于研究其关联与区别。介绍之前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教学,教学普遍被认为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关于课程与教学的关联,现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两者相对独立,互不交叉;二是教学包含课程;三是课程包括教学,即大课程论。从辩证唯物角度来看,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存在有一定的交叉。两者的差别在于侧重点不同,教学重在解决HOW问题,聚焦于怎么教或怎么学,课程重在解决WHY和WHAT问题,聚焦于为什么或是什么的问题。

2.课程与教学范围

  从内容范围来看,课程可分为国际、国家、学校和个人是个层次,它就可以是致力于世界范围能力的国际课程,也可以是服务于社会的国家层面课程,也可以是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也可以是服务于个人的个性化课程。课程强调在几个层次上规划、开发、实施新的学习,并试图将这些层次连接起来。而教学则强调微观层次的教与学过程。

二、课程呈现方式

  课程呈现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由三个关键词“预期”“实施”“实现”来表征。首先“预期”是指通过课程设计者或者政策制定者来呈现的课程表达形式,包括课程预期、规划等文档材料;其次“实施”是指通过教师来呈现的课程实施方案等;再者“实现”是指通过学生学习所生成的经验或者学习成果。

  为充分了解课程的内部结构及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课程蜘蛛网”来学习。

  主要包括以理念为中心位置连接课程的10个要素,具有一致性和连贯性,同时课程蜘蛛网也隐喻了课程的脆弱性。十个要素分别是:理论基础、目的和目标、内容、学习活动、教师角色、材料和资源、分组、场所、时间、评价。

三、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取向

 要想了解课程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取向,必须理清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学科发展和当代社会需求是目标的主要参照物。学科知识成为课程与教学的主要内容。在现实中教师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突出体现“教材”的规定内容。当代社会生活需求是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另一基本来源,表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

  当然面临21世纪的国际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挑战,课程的目标和定义也许还会有新的内涵,需要我们以一种发展的眼光认识课程与教学。接下来每个教育工作者需要更新教育理念,要以人文教育为基础,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要明白教育是全球的共同利益;要践行和传播全方位的终身学习方式。

课程与教学论

上一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意思

下一篇:适合女低音唱的歌曲有哪些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