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第二中学的办学历史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1925年青岛二中始建于一所小学,是由该小学内设的女子中学班发展而来,第一批录取的学生共有25人,校长是连索兰卿女士。1926年(民国15年)学生45人。1927年(民国16年)于8月设公立女子中学校,校名为“胶澳商埠公立女子中学”,租用观海二路民房为校址,校长由国文教员李岫华女士担任。1928年(民国17年)7月,由胶澳商埠***拨湖南路14号官产一处为校舍。共有三个教学班,67名学生,职员5人教员7人。1929年秋(民国18年),因青岛市***成立,校名改称为“青岛特别市市立女子初级中学”,第一届初中毕业生共计9人。1930年秋(民国19年),学校迁至莱阳路26号,学校改名为“市立女子中学”,学生有290人。1933年(民国22年)新建教学大楼一幢,大礼堂一座,教职工宿舍30余间,教职工26人,高中学生69人,初中学生176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开始,青岛市各级学校全部停顿。1938年(民国27年)学校迁至朝城路小学校舍暂作市立女中校址,任命连索兰卿为校长,并改校名为“青岛治安维持会会立女子中学校”。当年考试招生183人。1939年(民国28年)“青岛治安维持会会立女子中学”由此改称为“青岛特别市市立女子中学”。1944年(民国33年)“青岛特别市市立女子中学”改为“青岛市立第一女子中学”,校址仍在朝城路。1945年将市立女子第一中学的校名恢复为抗日前女子中学的校名,即“市立女子中学”。1946年学校迁回莱阳路26号,学生已经增至23个班1427人。1949年市立女子中学与校址在大学路(原镇台衙门)的崂山中学合并,大学路校址改为学校分院,初中开始有男生。学校为三三制,高中9个班(全部为女生),初中21个班,学校共有1525名学生,其中女生1250人,校名为“青岛市立第二中学”。1950年秋改名为“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