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老骥伏枥骥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好马,喻贤能

老骥伏枥的骥释义

好马,喻贤能

成语“老骥伏枥”,出自于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意思是说,年老力衰的千里马虽卧躺在马槽边,却仍激荡着驰骋千里的雄心壮志。后人常以这句“老骥伏枥”来比喻有志之士,年纪虽老而仍有雄心壮志。

步出夏门行

《步出夏门行》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年)作者北征乌桓凯旋时。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正文分四章。靠前章《观沧海》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达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第二章《冬十月》描写征讨乌桓胜利归来途中所见的风物;第三章《土不同》叙写黄河以北地区冬天的严寒景况与民风特点;第四章《龟虽寿》则以慷慨激昂为基调,抒发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作品鉴赏

《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汉乐府中《相如歌·瑟调曲》。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平”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即序曲,前奏曲,是歌唱的引子。下面正文部分分四解(章):《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

作者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魏朝建立后,曹操被尊为“魏武帝”,庙号“太祖”。事迹见《三国志》卷一本纪。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

步出夏门行

上一篇:军人伤残1一10级等级评定标准

下一篇:怎么解决铁路互联网购票身份核验未通过

其他文章

  • 如何举报高考违规
  • 很污的言情小说大全(言情小说大全污的片段)
  • 莲蓬乳和空心手指(蓬莲乳和空无指)
  • 天娱传媒旗下有哪些艺人
  • 终极一家为什么不能看了
  • 绵阳中学2023高三复读班招生简章
  • 暴殄天物和暴殄天物的区别
  • 自招线什么意思
  • 手机白名单怎么设置
  • 美国国庆放假几天
  • 附近有那些家政公司
  • 《满江红》全文诗词
  • 俩俩仨仨是成语吗
  • 果宝特攻中的人物名字都有谁
  • 东莞哪里有小龙虾批发
  • 袁氏家谱排辈
  • 年立水素杯真的有用吗
  • 汽车保养app排名推荐
  • 桥架人工费多少钱一米
  • 晚霞的寓意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