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不必不如师这句话你怎么看
2025-10-08
师者不必不如师句话的意思是:做老师的不必什么方面都比学生强,有一个方面能做他的老师就行。这句话的意思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矣。”意思相近。 这句话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原句是: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只而已。意思是:学生也可以比老师懂的多,老师也不必比学生懂的多。学习有先后学科上有专业,就是这样罢了...
师不必贤于弟子上一句是什么
2025-10-07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该句出自于韩愈的《师说》。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是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韩愈针对魏晋以来的门第观念和“耻学于师”的坏风气,以非凡的勇气和知识,抨击时弊,弘扬世道,奖掖后辈,发扬新风,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其对教师职责和择师原则的论述,至今广为流传...
怎样理解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025-10-06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 该句出自唐代韩愈的《师说》。 所在段落原文: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翻译
2025-10-06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出自韩愈《师说》。意思是“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懂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总之,为三人行必有我师之意。 【简介】: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 《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