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不动安如山谁写的
2025-10-06
唐代杜甫 风雨不动安如山出自唐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这首诗写的一件小事,然而,因为细节描写充分,因此,写得很生动形象。很有镜头感。先写时间,”八月“(当然是阴历的八月)秋高,秋天的天空特别高远,但是常常会出现狂风暴雨。 接着,镜头转向茅屋的屋顶,只见狂风卷起屋顶上的三重茅草,当然,古时候的三不是实指,而是虚指,多的意思。 只见茅草飞舞着,飞过锦江,洒在江边,高的挂在树上...
风雨不动安如山是谁写的
2025-10-06
杜甫写的 “风雨不动安如山”出自唐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本诗是杜甫以自己居住的茅屋为描写对象,写就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肃宗上元二年(761)八月。肃宗上元元年(760)春,自安史之乱始历经磨难的杜甫,在“三年饥走荒山道”后,辗转来到成都。在亲友的资助下,杜甫在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这成了他的安身立命之地。 原文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风雨不动安如山出自哪里?
2025-10-06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风雨不动安如山出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八月,大风破屋...
风雨不动安如山谁写的啊
2025-10-06
风雨不动安如山是杜甫写的,该句出自唐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八月。公元760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公元761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
风雨不动安如山出自谁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25-10-06
杜甫 风雨不动安如山出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 全诗翻译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风雨不动安如山是谁的诗
2025-10-06
杜甫 “风雨不动安如山”出自唐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本诗是杜甫以自己居住的茅屋为描写对象,写就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肃宗上元二年(761)八月。肃宗上元元年(760)春,自安史之乱始历经磨难的杜甫,在“三年饥走荒山道”后,辗转来到成都。在亲友的资助下,杜甫在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这成了他的安身立命之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唐代〕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风雨不动安如山出自哪里
2025-10-06
风雨不动安如山出自《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杜诗中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