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出自哪里
2025-10-07
拔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而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而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客观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人们可以有主观能动性,但是必须尊重自然、尊重规律,不能脱离规律空想...
揠苗助长说的是什么
2025-10-06
揠苗助长说的是: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结果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一看,发现禾苗已经全部死了。 揠苗助长也写作“拔苗助长”,指把苗拔起来,帮助其成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最后事与愿违。揠苗助长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孟子·公孙丑上》: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拔苗助长出自哪
2025-10-06
《拔苗助长》 1、原文: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2、寓意: 把禾苗拔起一点,来帮助它成长。比喻违反自然规律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不加思考,反而把事情弄糟。也做“揠苗助长”。事物的发展、人的成长,都是循序渐进的,违背了这个规则不仅无益,反而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