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的典故和含义
2025-10-11
通行古文献中,《尚书》较早出现了“仁”。《尚书·周书·金滕》中,周公说:“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意思是我周公具备像你父亲一样的仁德,既有多种多样的才能和技艺,又能够尊奉鬼神、祭祀祖先。这里的“仁”,主要涉及王者为人的品格与德性。涉嫌为后人所伪造的《古文尚书》中,论及仁的主要有:“克宽克仁,彰信兆民”(《商书·仲虺之诰》);“民罔常怀,怀于有仁”(《商书·太甲下》);“虽有周亲...
求关于仁的成语故事
2025-10-06
***身成仁,意思是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来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问仁德忠义与生命发生冲突怎么办,孔子说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回答必须从上面作起,带动百姓效仿...
关于仁的故事
2025-10-06
1、唐代著名文人柳宗元在广西柳州当政时,施行了仁政。他首先禁止买卖奴婢,又带领百姓挖井开荒,制造船只,整修城墙街道,广种林木;并亲手在城郊种下黄柑二百株,在柳江边栽植大量柳树;还采取了其他一些安定民生,发展生产的措施。经过3年努力,柳州终于出现了一番新气象:“民业有经,公无负担,流逋四归,乐生兴事……猪牛鸡鸭,肥大蕃息。” 2、宋朝大文豪苏轼晚年居于常州,他花掉了最后一点积蓄,买了一所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