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来远过一千年︱四川客家民居建筑特色
2025-10-06
四川简称川或蜀,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 其间设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等官职,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 伴随着历史上的人口迁徒和王朝兴衰更替,反映在民居建筑文化上又表现出与中原及其他地区建筑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多样性特征。 四川民居作为古代巴蜀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
四川客家民居的分布与特点
2025-10-06
清初以来南方各省大量***入川,四川人口大增,导致各地新老居民混居,原来各乡固有的民居、村镇面貌几乎都已改变。客家人是外省入川中人口最多的一支大军,他们散居在川中、川东及各地,特别是穷乡山沟僻地,他们与当地居民共同生活在一起。其中比较典型的客家民居是在川中地区,主要类型行一堂屋、二堂屋等。 客家民居在原乡有多种类艰,如圆楼、方楼、五凤楼等土楼类,也有半月形围拢屋、两横两杠屋、双堂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