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衙役是干什么的
2025-10-07
在历朝历代的官衙当中,做事的公务人员分为官、吏、役三大类别。 1、官员 以县衙为例“官”通常设二至四人,主官一人,佐官数人。 主官为县令或知县。下县主官通常为八品,中县主官为七品,上县主官为六品或七品。都城所在县的主官品级最高,往往为五品或六品。很多朝代官员的品级分为正、从、上、下,因朝代不同,一县主官的品级略有差异。 佐官当中设县丞一名,为主官副手,协助主官处理公务,品级略低于主官;主簿一名...
什么叫衙役
2025-10-06
吏役名。 清代地方州县等衙门内供驱使奔走之差役隶卒人等,统称衙役。具体又有内班与外班之分: 内班是在衙内服役,如门子、侍役之类; 外班又有壮班、皂班、快班等“三班” 以及粮差、仵作之类。都是招募自民间市井,属于职役性质之义务职。 有的父子相承、世代执役; 有的临时调集,事毕仍复为民。其身份地位也有所区别。 清制凡衙门应役之人,除库丁、斗级、民壮仍列于齐民, 其皂隶、马快、步快、小马、禁卒、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