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策而临之的策是什么意思 执策而临之的策解释
2025-10-06
1、策,赶马的鞭子,名词。 2、执策而临之的意思是:拿着鞭子面对它。 3、出处:唐·韩愈《马说》,原文选段: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4、释义: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
执策而临之的策用法
2025-10-06
执策而临之的策是用作名词,意思是赶马的鞭子。执策而临之的意思是握着马鞭站在马儿旁对着千里马说。出自唐代韩愈的 《杂说四》。 《杂说四》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的之是什么意思
2025-10-06
之是音节助词,没有实义。出自唐代韩愈的《马说》。 全文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