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行政区划
2025-10-10
明朝行政区划包括:北直隶、南直隶、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浙江、江西、湖广、四川、广东、广西、福建、贵州、云南。 明朝的核心领土(汉族居住地区)的行政区划,“两京”是什么呢?并不是指两个“京城”,而是两个直隶,明朝首都一开始是南京,所以在南京周边设置了直属中央的“南直隶”地区;后来迁都北京后又有了“北直隶”地区,但迁都后南京还保留了陪都的地位,所以南直隶也没有废除。...
明朝有几个省级行政区
2025-10-10
两京一十三省指的是明朝行政区划,把全国分为两个京都,13个布政使司。 1428年(宣德三年)以后,全国统分为两京、13承宣布政使司,关西七卫,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斡难河卫。两京是北直隶和南直隶;13布政使司简称13司,俗称13省,为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关西七卫统治现今的青海和新疆,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统治**西部和拉达克。 划分:...
明朝时期有几个省
2025-10-09
13个省 明代最高政区为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京师、南京、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江西、湖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另附明朝行政区划: 明初曾沿袭蒙元的行省制,但后来深感不便,于是进行改革。1376年(洪武九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1370年于各省设置一都卫,1375年改为都指挥使司。1428年弃安南后,明朝在全国设置两京十三使司,包括京师(北直隶)、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