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2025-10-11
文言文:用文言写成的文章。而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 甲骨文:殷朝和周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有实物可证的最早的汉字。 隶变:文字学上指篆书改写成隶书的经过。 词义缩小:指一个词的意义古义大于今义,今义包含在古义之中。如“臭”,古义泛指各种气味。今义:专指秽气。 词义扩大:指一个词的意义今义大于古义,古义包含在今义之中。如“菜”...
古代汉语的定义
2025-10-09
原文: 董遇字季直性质讷而好学。兴平中关中扰乱,与兄季中依将军段煨。采稆负贩而常挟持经书,投闲习读,其兄笑之而遇不改。 遇善治《老子》,为《老子》作训注。又善《左氏传》,更为作《朱墨别异》,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从学者云:“苦渴无日。” 遇言:“当以‘三余’。” 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