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叫披麻戴孝
2025-10-10
故事由来:相传,孔子是个大孝子。老母亲去世后,孔子的学生来送葬,看到孔子为母亲送葬的装束和样子,他们觉得很好奇,就问一位见多识广的老人。老人本来也不知怎么回事,不过思考了一下还是说道:“白为素,素为净,净为纯,纯为真。”用麻布代表孝子的纯心。所以叫做披麻戴孝。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华夏族,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
披麻戴孝的来历是为什么要用麻呢
2025-10-09
披麻戴孝最初来自《仪礼》,仪礼中规定丧服要使用麻衣,并且分为五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斩衰。 许多民俗学家认为,丧服的最初意义在于表示某种禁忌。原始社会的先民出于对鬼魂的恐惧心理,担心死者会降祸作祟,为了不被鬼魂辨识,免遭灾祸,在办理丧事时往往披头散发,以泥涂面,衣着也同平时大不一样。到后来随着伦理观念的进步,丧服的意义也逐渐演变为主要表达对死者的悼念和居丧者失去亲人的悲痛心情的一种形式...
披麻戴孝的习俗是怎么来的
2025-10-08
戴孝的轻重即孝服遮体的多寡和五服制度相关。若是斩衰一服的,即父子、父女(未嫁)关系,孝要从头到脚一片白,衣服不锁边,腰扎麻绳,即所谓“披麻带孝”。如果双亲中有一人健在,则鞋后跟处不用白布包严。另外的孝服各依其制。有的只戴孝帽子,却无孝服。孙、重孙除孝服外还有些特别的标志,如孙子、孙女孝衣肩头钉一块红布,重孙钉两块;如果亡人是外祖父母,则钉蓝布。 在我国实行火葬以前,许多地方的老人去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