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的意思
2025-10-10
独树一帜是一个汉语成语,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意思是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也用以比喻独闯一条路,与众不同。 示例: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这时候,凡是要独树一帜的,总打着憎恶 庸俗 的幌子。《孽海花》三回:"拿经史百家的学问,全纳入时文里面,打破有明以来江西派和云间派的门户,独树一帜"...
独树一帜的含义
2025-10-09
1、独树一帜,汉语成语,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2、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3、主语为物,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这时候,凡是要独树一帜的,总打着憎恶‘庸俗’的幌子...
独树一帜什么意思
2025-10-09
1、独树一帜,汉语成语,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2、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三:“元、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3、主语为物,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这时候,凡是要独树一帜的,总打着憎恶‘庸俗’的幌子...
独树一帜是什么意思
2025-10-07
独树一帜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它比喻的是独特新奇,自成一家,也常用来形容某人或某事风格新奇,与众不同,能自立门户。 这个成语出自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卷三,原文中提到元、白在唐朝能独树一帜,正是因为他们不沿袭盛唐的旧套路。这个成语通常用作谓语或定语含有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