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整首诗
2025-10-11
1、出自北宋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赏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诗写的是哪座山
2025-10-10
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诗写的是庐山。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诗后两句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全诗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此诗通过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诗写的是哪座山
2025-10-07
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的是庐山。庐山位于九江市南36公里处,北靠长江,南傍鄱阳湖。南北长约25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大部分山峰在海拔1000米以上,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云中山城牯岭镇海拔约1167米。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什么意思
2025-10-07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宋朝著名诗人苏轼所作的《题西林壁》一诗。 全诗如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句中的道理是: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前一句
2025-10-06
出处:《题西林壁》;作者:宋代著名诗词家苏轼;全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注释: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缘:因为,此山:指的是庐山;简析: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哪里
2025-10-06
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2、诗词内容出自《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3、这两句诗词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