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的出处在哪
2025-10-12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上》,思考就会有所得,不思考就得不到。 作品原文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 公都子问曰:“钧①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 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 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②者。先立乎其大者...
孟子主张什么思想
2025-10-07
1、“心之官则思”,强调思索的重要。《孟子·告子上》中讲:“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唐朝韩愈将此提炼为“行成于思毁于随”。 2、“物之不齐,物之情也”,重视事物的特殊性,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而不同”反对抹煞差别的绝对同一,主张在重视特殊性的基础上注意与普遍性的联结。“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则进一步强调从特殊性出发...
心之官则思是什么意思
2025-10-07
心之官则思意思是把思想的器官、感情等都说做心,现指脑筋;官:官能,作用。脑筋的官能就是思维。 读音:[xīnzhīguānzésī]。 出处:《孟子·告子上》: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语法:心之官则思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造句 心之官则思你懂吗,你年纪轻轻,就当了上大集团公司的师爷来,说明你有过人之处。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