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鸿门宴》中的所有通假字
2025-10-10
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具”通“俱”,全,都)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距”本义为鸡距,是成年公鸡的一个脚指,左右相对,交配时卡在母鸡的背上。 故而此时“距”应当作“卡”解,即卡住关口,禁止通行。)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鸿门宴的通假字
2025-10-08
《鸿门宴》中的通假字:成五采(“采”通“彩”,是彩色的意思)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要项伯(“要”通“邀”,邀请)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不者(“不”通“否”读fou 三声,无义)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坐”是指“跪坐”姿态,不是通假字。...
鸿门宴古今异义
2025-10-06
鸿门宴:鸿门,地名,今陕西临潼东北。指不怀好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宴会。 鸿门宴,指在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参与者包括当时两支抗秦军的领袖项羽及刘邦。这次宴会在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是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的原因。后人也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 鸿门宴是古今异义词,相似词还有许多。 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