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诗的感遇诗十二首
2025-10-09
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其二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其三 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其四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
感遇十二首译文|注释|赏析
2025-10-07
感遇十二首[唐代]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矫矫珍木巅得无金丸惧?美服患人指...
感遇十二首全部
2025-10-06
感遇十二首是唐朝诗人王之涣所创作的一组诗歌,它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领悟,对自然和命运的反思,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道义关系的思考。这组诗歌既是王之涣的创作巅峰,也是唐朝古典诗歌的杰作之一,被后世广泛传颂和赞誉。下面我就来逐首分析和解读这些诗歌的主题和意象。首先第一首的主题是“咏史怀古”,它表现了对曾经辉煌的汉唐文明的悼念和追忆之情。王之涣通过描写长城、倚遁、空山等景物...
感遇十二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诗
2025-10-06
感遇十二首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张九龄由尚书丞相贬为荆州长史。晚年遭馋毁忠而被贬,“每读韩非《孤愤》,涕泣沾襟”(徐浩《张公神道碑》),遂作《感遇十二首》。《感遇十二首》为唐朝大臣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组诗。这组诗托物寓意,抒发了作者的身世感慨,表现了作者的理想操守,是其五言古诗的代表作。《唐诗评选》:一气但在情上托笔,翔折不离,俗笔为之,必于“汉上有游女”下作数句妆点...
感遇十二首
2025-10-06
(唐)张九龄 【其一】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其二】 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 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 【其三】 鱼游乐深池鸟栖欲高枝。 嗟尔蜉蝣羽薨薨亦何为。 有生岂不化所感奚若斯。 神理日微灭吾心安得知。 浩叹杨朱子徒然泣路岐。 【其四】 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