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何须马革裹尸还上一句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只解沙场为国死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意思是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要为国捐躯。何必考虑把尸体运回家乡。出自徐锡麟《出塞》。

原文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译文

出征的战士应当高唱军歌胜利归来,决心把满族统治者赶出山海关。

战士只知道在战场上为国捐躯,哪会想将来战死后尸体以马革包裹而还。

作者简介

徐锡麟(1873年-1907年),字伯荪,号光汉子,浙江山阴(今绍兴)人。生于地主绅商家庭,幼读私塾,喜欢算术、天文,先后取得廪生、副举人等功名。因他常宣传革命思想,仇视清廷,其父恐受连累,分了一部分财产给他,表示脱离父子关系。

鉴赏

“拼将热血洒疆场”,这是一首边塞诗,写于1906年。当时作者从日本回国,曾北上游历,在吉林、辽宁一带察看形势,一路走来,有许多感想,于是就留下了这首七言诗。

启首两句就写得颇具气势,“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出征的战士应高唱着战歌,挥举大刀,要一直把清朝统治者***到关外。玉关,本指玉门关,这里代指山海关。清***是在关外发迹的,因此要***到关外,把他们彻底消灭。这里用一个“环”字,预示着反清斗争一定会取得胜利,战士们会踏着歌声,凯旋而回。后两句写得极其悲壮,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作为一名战士,想到的只是为国捐躯,根本不去考虑身后事,为国捐躯,死得其所,又何必用“马革裹尸还”呢?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义无反顾的革命激情和牺牲精神,充满了英雄主义气概,把一腔报效祖国、战死疆场的热忱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写下了这首诗的一年以后,作者在安庆起义,失败被捕,清***要他写口供,他挥笔直书:“尔等***我好了,将我心剖了,两手两足断了,全身碎了,均可,不可冤***学生。”尔后,慷慨就义,他用生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这首诗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最后一句“何须马革裹尸还”,写出了他壮怀激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总之,这是近代边塞诗中难得的一首好诗。

马革裹尸还的前一句

上一篇:企业的会计期间是什么

下一篇:行尸走肉格伦人物介绍 演员史蒂文元资料简介 图

其他文章

  • 弹簧的劲度系数公式
  • 三毛与荷西的经典语录
  • 三年级作文题目大全
  • 雷神笔记本质量可靠吗
  • 高考几点考数学
  • 阿斯拉达是什么意思
  • 买了佛冷啥意思(买了佛冷暗号怎么对)
  • 笑对人的好处
  • 什么的狐狸填合适的词
  • 阿斯伽迪亚被承认了吗
  • 超肉禁忌恋兄妹小说(好看的兄妹恋小说)
  • 关于笑的说说简短 简短爱笑阳光说说(精选24句)
  • 火影忍者忍者大战多少集到多少集
  • 睿_的词语睿_的词语是什么
  • 2022年江西高考专科分数线(文科+理科)
  • 斗鱼鱼丸怎么获得
  • 保洁员英文单词怎么写
  • 一颗红心上面有个患字打一成语
  • HIFI播放器和手机哪个音质好
  • c维他命水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