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截棍”作为一种武器,优势到底在哪里呢
发布时间:2025-10-11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双截棍起源于中国,相传双截棍为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原名叫大盘龙棍和小盘龙棍,大盘龙棍一般是一端短一端长,专门用来扫击敌军战马脚,使敌军骑兵丧失战斗力。它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件奇门武器,其短小精悍威力巨大。现代的双截棍是一种集健身,***,表演于一体的时尚运动,其中以李小龙宗师最为出名。
它主要分为攻击、防守、反击三个部分,动作可以说是变化无穷,凡是被它击中的人会疼痛难忍,失去抵抗的能力。另外它还可以绞夺敌方的兵器,一旦被连接双截棍的绳索或铁链绕住脖子,只需轻轻一夹,便可轻取人性命。
双截棍作为一种冷兵器,其具备两大优势,一是其能依靠自身惯性弥补力量,因为它具有链式结构,根据惯性原理它可以通过使用者的甩动,提高末端的运动速度。二是取材方便。双截棍的制作成本并不高,加上一般的双截棍本身无棱角,更不需要开刃,所以无论是个人练习还是对抗表演,失误时都不会给自己或对方造成严重的***伤。
双截棍的特色在于钝器击打、离心力、莫测的棍长和绞***功能。
实际上双节棍并非什么很神奇的兵器,它也并不曾出现在战场上,它只是一种过去三节棍的轻便改良版。
这类锁链连枷式武器在东西方都不乏见,比如流星锤等,它们通过锁链联系端头,甩动时便可产生巨大的离心力重击目标。
在有的研究中,认为三节棍、双节棍等武器就是来源于连枷,比如我国唐时就拿改造过的连枷守城,上来一个拍死一个,还能有一定的弯曲特性,可以打到女墙外面的敌人。
现代双节棍的流行,与李小龙的截拳道推广脱不开干系,李小龙将二节棍改称为双截棍,将截拳道内容糅合进去,使之成为了一种特色的殴斗武器,这才焕发了生机。
截拳道的理念与今天的MMA综合格斗有很多相似之处(李小龙截拳道理论应算是启发了早期的无限制综合格斗思想),它比较不讲究套路和规则,怎么阴损有效怎么打,双截棍无害的外表下十分符合截拳道的要求,也就跟着上位了。
截拳道崇尚不拘于形式,快如流水又灵活无常且突然的攻击,双截棍实在太适合不过。另外双截棍在此也有拆挡防御的意思,截在道中的意思就是防御,在主张攻防兼备的截拳道看来,双截棍完全就是配合其武术的武器。
李小龙在电影中阐述了这种思维,在面对敌方锐器时,双截棍成为挡格工具,间而以频繁的甩晃扰敌心智,或者频频以高速的进击挫败对方。在机会可取之时,它还能绞住对方兵器,将之一气夺走。
不过电影归电影,拳道归拳道,现实中双截棍的流行,其实与美国的社会也有很大关系。
截拳道的最初生长土壤是美国,为了在美国推广此术,李小龙费了不少心血,总体来说他教授的拳道也一定程度上带有***术的特点,尤其是向平民授课时,不可能锋芒过露,所以双截棍这种表面上无害的武器便被选中了。
双截棍外观上无害,就是根棍棒,短小可收束携带,但一旦抡开了,就是个比一般棍棒难缠的多的凶器,如果缠绕在人的脖子上,可以形成相当凶狠的绞***。
据说在一段时间内,双截棍在美国相当流行,不光在街头斗殴中流行,还被一些**小范围的采用。时至今日仍然有一些警局采用了双节棍,以更好的制服罪犯,双节棍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威慑力的武器。
但话说回来双截棍更流行的地方是武术表演舞台和轻度的打架之中,其并不足以担当起兵器之名。其实中国古代的棍术,不管是连枷也好,还是棍棒也好,都讲求的是重棍,双截棍的体量是不合适的。
上一篇:同底数幂的加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