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子不学非所宜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子不学,非所宜"的意思是:小孩子如果不知道学习,是非常不应该的。

非:不好的、不应该的。

不学:不肯读书。

宜:应该,适当。

这句话出自于:宋代王应麟《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全句的意思是: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相关原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相关译文:

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作品介绍: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使其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子不学非所宜的意思是

上一篇:如何在电脑上添加桌面助手

下一篇: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考研和研究生招生如何?

其他文章

  • 架子鼓各部分名称
  • 12315是什么电话号码(12599是什么电话号码)
  • NBA三双指的是什么
  • 印度分成了哪三个国家啊
  • 诗词app哪个好诗词软件排行榜
  • 东方航空如何在网上值机选座位,要提前多久办理
  • 学习按摩推拿,学费多少时间多长
  • 农村三周年红对联精选是什么
  • a的正确发音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单招分数线
  • 化学用英语怎么说 如何用英语表达化学
  • 23年三九天从什么时候开始至结束
  • 三一75挖掘机油门在哪
  • 当明星需要什么特长(当明星要什么学历)
  • 钦佩的读音是什么
  • 2017海南成人高考考试成绩怎么查
  • 老师领进门课文主要内容
  • 兰州学校排名
  •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教案)
  • 当归炖鸡汤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