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的出处是哪里
发布时间:2025-10-10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一、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这句话的出处:刘向《说苑.谈丛》。
原句:“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
意思是——上天赐与的东西不接受,反而会受到惩罚;时机到了不行动,反而会遭受灾祸。
二、作品简介:
《说苑》,又名《新苑》,古代杂史小说集。刘向编。成书于鸿嘉四年(前17)。原20卷,78。按各类记述春秋战国至汉代的遗闻轶事,每类之前列总说:事后加按语。其中以记述诸子言行为主,不少篇章中有关于治国安民、家国兴亡的哲理格言。主要体现了儒家的哲学思想、政治理想以及伦理观念。
三、社会影响:
《说苑》是一部富有文学意味的重要文献,内容多哲理深刻的格言警句,叙事意蕴讽喻,故事性颇强,又以对话体为主,《说苑》除卷十六《谈丛》外,各卷的多数篇目都是独立成篇的小故事,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对话,文字简洁生动,清新隽永,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对魏晋乃至明清的笔记小说也有一定的影响。
四、人物简介:
刘向(前77一前6),原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省沛县)人,汉高祖之弟楚元王的四世孙,西汉时文学家、经学家。他主张“天人感应”学说,与其子刘歆一起,为古代图书的编目整理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著作有《洪范五行传论》、《七略别录》、《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下一篇:巨字部首查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