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东南互保这一决策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10-10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所谓东南互保,其实也就是东南各省的巡抚总督们,在清末时期,做出的一个保住江南半壁江山的策略。
早在太平天国时期,清***就已经失去了南方的统治权。
尽管湘军、淮军和楚军奋勇努力之下,将江南地区收归清***掌管,可是各地总督巡抚已经全都变成了***,满人的统治已经过不了长江了。
尤其是以***为首的两江总督,更是差点被推举成为了东南各省的总统。
不过在名义上,东南各省依旧受到清***掌管,毕竟***对清朝是非常忠心的。
01满清从太平天国时期,就开始失去了南方的控制权。
南方尤其是江苏浙江地区,是清***赋税的重要来源之地,可是太平天国太牛了,他们打不下湖南长沙,所以绕开这里,一路东进,将金陵城给打下了。
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清史稿》
打下了金陵以后,太平天国就在这里建都了,而整个江南地区,几乎也都成为了太平天国的地盘。这对清***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打击,因为没有江南地区的赋税,清***根本无力支持各种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满清八旗的战斗力又显得不堪一击,所以慈禧太后在万般无奈的时候,选择将练兵权交给了***曾国藩。
这是在满清历史上,第一次将招募士兵的权力,交给一个***来掌管。
曾国藩回到湖南已经,开始招募乡勇,训练出了一支足以跟太平天国相抗衡的湘军。
这帮人当然也不代表正义,他们烧***抢掠,无恶不作。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清***发不出军饷,曾国藩又没有钱,所以答应士兵们打下一座城池,就抢掠一座城池,打来打去,伤的还是老百姓。
后来***和左宗棠也都相继创立了淮军和楚军,这些人马共同出手,终于平定了太平天国。
但是对清***来说问题远远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兵权始终都在***的手里。
满清是从关外入主中原的,所以他们在统治天下的时候,丝毫没有安全感可言。这就是为什么清***不放心***掌兵的重要原因。
曾国藩是一个接受儒家教育很深的人,他主动解散乡勇,自己不久也被架空。可是湘军的那些将领,包括淮军和楚军的各路将领,都成为了封疆大吏,在南方各省做官。所以说南方从这个时候开始,基本上全都被***控制住了。
02慈禧太后向11国宣战,南方各省表示不奉诏。
1900年,这是在历史上比较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因为这一年,正式进入了20世纪,也正是这一年,慈禧太后以光绪皇帝的名义,发布了一道圣旨,表示要向11国宣战。
大乱之后公私荡然。鸿章奏陈善后诸务。开市肆通有无,施粥散米,中外帖然。并奉诏行新政,设政务处,充督办大臣,旋署总理外务部事。积劳呕血薨年七十有九。事闻两宫震悼,锡祭葬,赠太傅,晋封一等侯,谥文忠。入祀贤良祠安徽、浙江、江苏、上海、江宁、天津各建祠以祀,并命於京师特建专祠。汉臣祀京师盖异数也。---《清史稿》
这个故事有很多版本,有人说这就是慈禧太后本人的意思,而且是有明诏的。有人说这是慈禧太后随口一说的事情,不具有可靠性。还有人说慈禧太后对各省总督巡抚下发了密诏,并没有公开宣布。
不管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调查清楚了。当时有这么一种说法,密诏是通过邮电局发出去的,而邮电局的管理者是盛宣怀。
盛宣怀是谁呢?继胡雪岩倒台以后,清王朝的首富,当然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曾经的***大秘书。
所以我们就可以知道盛宣怀是地地道道的***门人。
盛宣怀知道了这件事以后,立刻秘密将这些密诏发往南方各省,
所以张之洞、***等人,是率先知道这个消息的。
大家都表示先不表态,都在看***的意思。
***作为当时的两广总督,第一个表态,表示不奉召,认为这是假诏书。
从这儿开始张之洞、刘坤一等人一个个都表示不奉召,认定了这是假诏书。与此同时以张之洞为首的江南各省总督巡抚,开始支持***作为江南地区的总统。
一旦清***与十一国正式宣战,那么***就可以领到江南各省采取自保行动,以此避免一场中华浩劫。
03东南互保到底是为了民族大义,还是个人利益?
现在很难讲清楚,东南互保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当时***被推出来成为了江南地区的领袖,其实并不合时宜。
因为清***还有11年的统治时间,而***对慈禧的忠诚又是旁人难以估量的。所以这件事有两个错误。
首先不应该在这个时间段提出来东南互保,毕竟清***依旧对这里拥有管辖权
。所谓东南互保并不能真正意义上独立,又有什么实质性意义呢?
其次东南互保的领袖不应该是***,他虽然是***大臣中的佼佼者
,可是他对清***非常忠诚,这就无法真正构成东南互保的局面。
所以说这是把***往火坑里推,至于谁能真正获得好处,没有人知道。
这次行动的背后,到底谁是始作俑者,后来也没有人去调查这件事。
不过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东南互保并没有构成现实意义,只是名号叫得响亮罢了。慈禧太后对东南地区依旧掌握着控制权,这是不可忽视的。
清***的这些总督巡抚,对当时的清***还有多少感情?或者说他们早就想要推翻清***了?只是表面上不敢表达出来而已。
十月出督两广。二十六年赏用方龙补服。拳匪肇乱八国联军入京,两宫西狩。诏鸿章入朝充议和全权大臣,兼督直隶,有此行为安危存亡所系,勉为其难之语。鸿章闻警兼程进,先以兵剿畿甸匪,孑身入京,左右前后皆敌军,日与其使臣将帅争盟约,卒定和约十二款。二十七年七月,讲成,相率退军。---《清史稿》
至于民族大义,我认为这里面是有一部分拥有这方面情怀的,但是这不代表所有清***的官员。这帮人里面有投机者,他们想要通过这次东南互保成为地方上的诸侯,那也未尝不可。
作为东南互保的领袖人物,其实***并不想造成这样的局面。虽然太平天国被平定以后,***逐渐掌握了南方的政权。
可是这不代表***就一定要反叛满清***,在***看来,***依旧可以效忠满清***的。
毕竟他的老师曾国藩,曾经完全可以推翻满清,不是也解甲归田了吗?
可是这次的事件将***推向了风口浪尖。慈禧太后立刻将***封为直隶总督,成为清***中官位最高的封疆大吏。
这是在试探还是在拉拢?亦或是真正的信任?***都不愿再考虑了。因为没过多久,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在签订《辛丑条约》后,就带着遗恨离开了人世。
上一篇:吉林是北方的吗
下一篇:19年属兔的全年运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