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祭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10-09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獭祭tǎjì,比喻罗列典故堆砌成文。
獭祭又叫作獭祭鱼,最早出现于《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獭是一种哺乳动物,喜欢吃鱼,经常将所捕到的排列在岸上,从古代中国人的眼里,这情形很象是陈列祭祀的供品。所以就称之为獭祭鱼或獭祭。
獭祭鱼被作为一种季候现象来描述节气,是雨水的第一候。据说在这几天里,蛰伏了一冬的獭开始出来活动。《周书·时训篇》有「雨水之日,獭祭鱼;后五日,鸿雁来;后五日,草木萌动。」的说法。
獭摆放鱼的现象,含有堆砌的意思。所以后来就有人用獭祭鱼来形容文学上喜欢多用典故的现象。比如宋代的笔记《杨文公谈苑》中,就提到唐朝诗人李商隐写作诗文时,为了使用典故,常常要查阅许多书本。
这些书摊在屋子里,就象獭摆放鱼的样子,因此被人取了一个「獭祭鱼」的外号。
这个词虽然是嘲讽,但意味并非很尖刻,常常被人用来自嘲。
据说獭常捕鱼排在水边,如同陈列供品祭祀。我没有见到过这种情景,但早年读义山诗,却得知义山有一个獭祭鱼的外号,当时颇觉起外号这个人不简单,将义山作诗罗列故实、堆砌成文的特点形象地刻划了出来。
称义山为獭祭鱼,大约是宋人的杰作,因为宋初有一批人学义山诗,号西昆体,足见义山的影响和被人注意。据我所知最早称义山为獭祭鱼的是宋人吴炯,他在《五总志》中说: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上一篇:调查问卷万能开头导语怎么写
下一篇:led显示屏一般是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