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罡踏斗词语解释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步罡踏斗是斋醮仪式组成中常用的仪式元。罡,原指北斗星的斗柄。《抱朴子内篇·杂应》称「又思作七星北斗,以魁复其头,以罡指前」,后以天罡泛指北斗星。斗,指北斗。步罡踏斗步罡踏斗步罡踏斗,就是高**师假十尺见方的土地,铺设画有二十八宿星象的罡单,作为九重之天,然后在罡单之上,脚登云靴,随着道曲,沉思九天,按斗宿之象,默念咒诀,徐步踏之,以召请神将、伏魔降邪或者神飞九天、奏达表章。明代诗人张元凯曾描写过当时宫内行步罡踏斗仪的场面,十分壮观:「宫女如花满道场,时闻杂佩响琳琅。玉龙蟠钏擎仙表,金凤钩鞋踏斗罡」。道士行步罡踏斗时的踏斗,称为禹步。据《洞神八帝元变经·禹步致灵》称:「禹步者,盖是夏禹所为术,召役神灵之行步,以为万术之根源,玄机之要旨。昔大禹治水不可预测高深;故设黑矩重望,以程其事。或有伏泉磐石,非眼所及者,必召海若、河宗、山神、地祇,问以决之。然禹届南海之滨,见鸟禁咒,能令大石翻动。此鸟禁时常作是步。禹遂模写其行,令之入术。自兹以还术无不验。因禹制作故曰禹步。末世以来好道者众,求者蜂起,推演百端。」因此在道教创立前,方士们就已行步罡之术,道教将其吸收为道术之一种并作为一种仪式元。道经称从淮南王刘安以降到北魏时,罡法已「触类长之,便成九十余条种」。唐宋以后道教科仪典籍中的罡法更是五花八门,有以功能来命名的,如回尸起死罡、伏御地祇罡、群魔束形罡、鬼精减爽罡、束缚魔灵罡、普扫不祥罡等;有以召请对象来命名的,如:召炼度司官吏罡、召灵宝官吏罡、召黄箓院官吏罡、召三鬼魔王罡、召五帝罡、召八方威神罡、召十方飞天神王罡法等;也有以步法图形来命名的,如交泰罡、二十八宿罡、五行超脱罡、旋斗历箕罡等等。尽管罡法繁多,但道士的踏步仍是有规律的。据《云笈七签》卷六十一称:「其法,先举左,一跬一步,一前一后,一阴一阳,初与终同步,置脚横直,互相承如丁字,所亦象阴阳之会也。踵小虚相及勿使步阔狭,失规矩。」灵宝罡步则「诸罡并丁立,起住皆左先右从,单步」。FROM:baike.baidu/view/81103.
上一篇:国际48个音标发音表及读法
下一篇:一琴一鹤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