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清代诗人谁所作的新竹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郑燮

《新竹》是清代诗人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写竹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需老一辈的积极扶持,表达了后辈对长辈扶持的感恩;后两句是展望,用以表现新生力量会更强大。全诗表达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辨证思想。语言简单,却富含哲理。

原文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译文

新生的竹子高于老竹子,它的生长全凭老竹的枝干扶持。

明年又有新竹长出来,池塘周围便会布满了青嫩的幼竹。

该诗采用比喻的手法,说明一代新人青出于蓝胜于蓝,而新生的力量还需须老一代扶持与关爱。

赏析

这首咏竹诗,正是以“多侧面”的形象性描写,赋予“东湖新竹”以生命。诗的开头一句,写出种竹时的情景,接下来一连五句,都是从不同角度,对新竹进行形象化的描绘。

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形象逼真地描画出新竹成长过程中的特点,读后使人如见如闻。而这竹篾制成的“簟”,又呼应试题的“竹”字。这首诗由于在形象性方面着意求工,诗意也就更加清新传神了。

作者简介

郑燮一般指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清代诗人

上一篇:鼻子的种类介绍

下一篇:“哇”字怎么组词

其他文章

  • 酸奶香蕉溶豆豆怎么做好吃
  • 情侣间有哪些好看的情侣衣服推荐
  • newest是什么意思
  • 苏州外国语学校一年学费多少
  • 扇形的全部公式是什么
  • 小学语文《燕子》教学反思
  • 豪爵125顶杆机好还是链条机好
  • 男生戴女生的扎头绳有什么意义
  • 法式美甲怎么做法式美甲的特点
  • 青岛理工大学分数线专科(青岛理工大学分数线)
  • 什有所什么成语
  • 生日当天可享受的优惠有哪些
  • light的2种过去式过去分词
  • 每个市的市花是什么花
  • 印刷厂分别有什么岗位
  • 荷花烟价格表 懂烟的人都抽什么烟
  • 铜仁职业学院代码是多少
  • 新学期计划书范文五篇
  • 与孔夫子相关的歇后语38句
  • 滦南一中在唐山排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