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数e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10-08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自然对数函数的底数
e,作为数学常数,是自然对数函数的底数。有时称它为欧拉数,以瑞士数学家欧拉命名;也有时叫纳皮尔常数,以纪念苏格兰数学家约翰·纳皮尔引进对数。约翰·纳皮尔于1618年出版的对数著作附录中的一张表靠前次提到常数e。e的意义就是自然增长的极限,是在单位时间内,持续的翻倍增长所能达到的极限值。
自然对数底e的由来
圆周率π生活中很容易被找到或被发现,一个圆的周长与其直径的比等于圆周率π。可自然对数的底e一直困扰着我们。高中数学中,有以10为底的对数,即常用对数。教材中曾指出,如果底数是以e为底的对数,我们称之为自然对数,并且自然对数的底e=2.71828……是一个无理数。除此之外,我们知道甚少,e似乎是来自纯数学的一个问题。事实上,对于自然对数的底e是有其生活原型的。在历史上,自然对数的底e与曾一个商人借钱的利息有关。
过去,有个商人向财主借钱,财主的条件是每借1元,一年后利息是1元,即连本带利还2元,年利率100%。利息好多喔!财主好高兴。财主想,半年的利率为50%,利息是1.5元,一年后还1.5的2次方=2.25元。半年结一次帐,利息比原来要多。财主又想,如果一年结3次,4次,……,365次,……,岂不发财了?
e与复利问题
那么现在考虑改变计息的周期,假设半年就计算一次利息,半年利率为50%,这样下半年新得到的利息同样可以生息。这样方案最终的收益应该比前一种更好,如何计算最终收益需要用到复利公式。
解释一下上面的复利公式:FV(FtreVale)是指财富在未来的价值;PV(PresentVale)是指现值,亦即指本金;i(interest)是指周期内的固定利率或固定回报率,n则是累计的周期。现在直接导入公式中就能算出一年后收益。
这样看来一年后共会获得2.25块钱。恩,看起来要比只计息一次强。那现在计算利率周期如果再短一些会怎么呢?假设每个月结算一次呢?这样月利率为1/12,上面复利公式只要稍作改动,最终计算得到大约2.61304块钱,这个方案会又好一些。
现在可以看出这样的规律,利息的周期越短,一年后的收益就更好.那就让我们继续缩短计息的周期,变为每周计算,这样一年计息的次数就是52次。
上一篇:一见倾心顾月霜扮演者叫什么
下一篇:生物奥林匹克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