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祖冲之是什么时期的人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南北朝

祖冲之,中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爷爷给他讲“斗转星移”,父亲领他读经书典籍,家庭的熏陶,耳濡目染,加之自己的勤奋,使他对自然科学和文学、哲学,特别是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青年时代就有了博学的名声。其主要著作有《安边论》《缀术》《述异记》《历议》等。

祖冲之曾在著作中自述说,从很小的时候起便“专攻数术,搜烁古今”。他把从上古时起直至他生活的时代止的各种文献、记录、资料,几乎全都搜罗来进行考察。同时,主张决不“虚推古人”,决不把自己束缚在古人陈腐的错误结论之中,并且亲自进行精密的测量和仔细的推算。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每每“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

由于祖冲之博学多才的名声,被南朝宋孝武帝派至当时朝廷的学术研究机关华林学省做研究工作,后来又到总明观任职。当时的总明观是全国最高的科研学术机构,相当于现在的中国科学院。总明观内分设文、史、儒、道、阴阳5门学科,实行分科教授制度,请来各地有名望的学者任教,祖冲之就是其一。在这里,祖冲之接触了大量国家藏书,包括天文、历法、术算方面的书籍,具备了借鉴与拓展的先决条件。

在古代,中国历法家一向把十九年定为计算闰年的单位,称为“一章”,在每一章里有七个闰年。也就是说,在十九个年头中,要有七个年头是十三个月。这种闰法一直采用了一千多年,不过它还不够周密、精确。公元412年,北凉赵厞创作《元始历》,才打破了岁章的限制,规定在六百年中间插入二百二十一个闰月。可惜赵厞的改革没有引起当时人的注意,例如著名历算家何承天在公元443年制作《元嘉历》时,还是采用十九年七间的古法。

祖冲之吸取了赵厞的先进理论,加上他自己的观察,认为十九年七闰的闰数过多,每二百年就要差一天,而赵厞六百年二百二十一闯的闰数却又嫌稍稀,也不十分精密。因此,他提出了三百九十一年内一百四十四闰的新闰法。这个闰法在当时算是最精密的了。

祖冲之

上一篇:中秋节朋友圈卖月饼文案

下一篇:带衷的成语有哪些

其他文章

  • 悬崖上的金鱼姬哪里可以看国语版
  • 剪窗花步骤
  • 2017高考分数线西安
  • 蒂的拼音怎么写
  • 中国短跑名将有哪些
  • 初心不改情怀依旧下句
  • 锋利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复仇者联盟4》里,钢铁侠为什么死了
  • “俄罗斯”用英语怎么说
  • 注册自己的品牌需要多少钱
  • 世界十大经济中心城市
  • 什么是微博uid怎么查看微博uid
  • 评书经典语录104句
  • 移动卡都有什么套餐
  • 烟台一职录取分数线
  • 上海地铁1号线站点是什么
  • c语言中float表示什么意思
  • 三年级数学口算题库
  • oppor11s参数配置如何
  • 锡纸烫多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