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核舟记作者是谁啊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魏学洢

《核舟记》是明朝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说明文。此文细致地描写了一件微雕工艺品——“核舟”的形象,其构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卓越成就,表达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技术的赞美,以及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高度赞扬。全文语言生动平实、洗练,“核舟”的形象刻画得十分具体,其上的人物亦描绘得逼真而又生动,这些都无不体现了作者细腻的文笔。

作者介绍

魏学洢(约1596年—约1625年),字子敬,号茅檐,嘉善(今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人,明末散文家。

明末天启年间著名的江南才子,他出生在浙江嘉兴的一户仕宦人家,父亲是一位名臣。他一生写过很多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这篇文章被收入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中,还有一篇比较著名的就是《茅檐集》八卷。

清代的时候,乾隆皇帝读到了《核舟记》这篇文章,对里面所描绘的核舟赞不绝口,知道该核舟遗失后,更是甚为遗憾。于是乎冒出了一个想法,希望让当时的巧手匠人来根据书中的描述雕刻一枚同样的核舟。于是拿着书遍示宫内匠人,问:谁能为之?当时宫内有名匠人叫陈祖章,是广州人,擅长牙雕,于是自告奋勇,接过了这一任务。

陈祖章不负所托,在第二年向乾隆皇帝呈上了自己的作品,整个作品是由一个橄榄核雕刻而成,取名为《东坡夜游赤壁》,高1.6厘米,长3.4厘米,舟上有花窗四扇,每扇皆可自由开关;人物有苏东坡、客人、客妇、艄公、书童等八人,神情各异,相当生动。舟底刻有《后赤壁赋》全文三百余字,并行书刻款:“乾隆丁巳五月臣陈祖章制”。就其复杂程度,已经超过了王叔远的原作。

核舟记

现代人都知道,桃核凹凸不平,材质也不是很好,所以要在桃核上雕刻,需要非常高明的雕刻技术。

如今虽然科技日新月异,但是冶炼技术提升,也只是让一些雕刻的工具得到了升级,而雕刻这门从古代传承了千年的技艺,却没有如何“突飞猛进”。

现在的核雕,大都是以橄榄核为原材料。橄榄核外表比较平滑,质地坚硬不容易破碎,所以是核雕的好材料。

可是《核舟记》里的核雕却不是什么橄榄核雕,而是桃核雕。

由于现在橄榄核雕在市面上非常多,所以不少人先入为主地认为核雕都是橄榄核雕。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核舟记》开篇就说明了,核舟记的雕刻老师名叫王叔远,是明代人。而宝岛故宫博物馆里的那颗橄榄核舟雕刻,虽然刻的也是苏东坡泛舟的形象,但是却出自清朝陈祖章之手。由此可见,这二者并非同一款作品。

核舟记选自

上一篇:酒店管理论文!!

下一篇:王者荣耀名字怎么打符号

其他文章

  • 石家庄市职教中心石家庄职业教育中心
  • 算法导论的主要内容
  • 上升和胜利的反义词
  • 如何列提纲
  • 非洲用什么货币
  • 只字加一笔是什么字脑筋急转弯(只字加一笔是什么字)
  • oppo与vivo哪个质量好低价位
  •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 跑男延吉站第几期播
  • 用树叶做信封怎么做
  • Allen读音是什么
  • 北京植物园游览路线
  • 愤发与奋发的区别
  • 西安古城墙位于哪个区
  • 定陶区邮编
  • 二氧化碳密度(二氧化碳密度与温度)
  • 南乡子中的孙仲谋指谁
  • 石花镇的历史沿革
  • 五年制大专学费多少
  • 8本比较好的医学相关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