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额准备金的公式
发布时间:2025-10-07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超额准备金的公式,准备金=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率*银行存款总额。
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账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商业银行在其经营活动中,须对其吸收的存款持有若干准备金,其数量首先受法定准备金率的限制。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其资产流动性、风险性等,因而所持有的实际准备一般会与法定准备存在一定差额,由此产生超额准备。当实际准备大于法定准备时,则超额准备为正数;反之,则超额准备为负数。负数的超额准备通常必须在下一计算期内补足。
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库存的现金按比例存放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实行准备金的目的是确保商业银行在遇到突然大量提取银行存款时,能有相当充足的清偿能力。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法定准备金制度还成为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进行控制的一种制度。
法定准备金是“任意准备金”的对称。是指保险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法令规定必须提存的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的形式一般分为未满期保费准备金和赔款准备金两种。此外,根据保险业务的性质,还须另外提存各项责任准备金,用以赔付各项确定赔偿或预期应予赔偿的赔款。
法定准备金率又称准备率,货币政策的三大工具之一,是中央银行为保护存款人和商业银行本身的安全,控制或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提取的存款准备金的最低比率。
上一篇:宣纸得名起源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