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风萧萧兮易水寒全诗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风萧萧兮易水寒”这句诗出自于先秦荆轲的《易水歌》,这首诗的全文是: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这首诗的意思是:

北风萧萧呵易水森寒,壮士一去呵再不回返。刺***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下面再介绍一下《易水歌》相关的知识:

这首诗是战国时期荆轲将为燕太子丹去秦国刺***秦王,在易水饯别之际所作的一首诗辞。这首辞前句通过描写秋风萧瑟、易水寒冽,一上一下极天地愁惨之状,渲染了苍凉悲壮的肃***气氛,渗透出歌者激越澎湃的感情。后句表现主人公大义凛然、义无反顾、抱定必死决心深入虎穴的献身精神。

诗歌全文赏析:

这首辞仅两句,乍一看,浅近易懂,直白如话;细细品味,却意蕴深长,正气凛凛,而且颇具艺术功力。全辞仿拟《诗经》“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首先以西风易水起兴,进而引出勇士的壮志情怀,一气贯通,颇有气势。

首句交待了出征的时间、地点。萧萧秋风寒冽易水,皆自然景物,本无情感可言,而荆轲在此寄心中之情志于眼前之景物,情满于风,意溢于水,使其带上浓郁的感***彩。象声词“萧萧”和形容词“寒”的选用,十分独到精彩。前者诉诸听觉,后者诉诸触觉,营造出一片肃***、愁惨、悲壮的自然氛围和社会氛围,为下句主旨的出现作好了艺术铺垫。

末句紧承首句。点明本诗主旨。因前句蓄势充足,故此句直抒胸臆,高唱出壮士舍身取义,视死如归的豪迈而凝重的情怀。荆轲深知以自身微薄之力,去与执掌千军万马,自幼熟习剑术的秦王对阵,无异乎以卵击石,生还的希望几乎为零。大敌当前国运未卜,悲哉;以弱敌强,胜负难测,愁哉;知难生还,慷慨赴死,壮哉!荆轲这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英雄之举,倘若没有非凡的勇气和胆魄,怎能做到。因此虽然他“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句唱出便嘎但是止,无复他言,却仍使送行者“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这首不假修饰,质朴无比的歌辞,“能写出天地愁惨之状,极壮士赴死如归之情“(《岁寒堂诗话》)正是因为荆轲情动於中而行於言,使之具有了感秋风,动易水,惊天地,泣鬼神,慷慨激越,呈现出回肠荡气的巨大魅力。

个人体会:

这首诗语言十分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曲绝唱。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诗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时感情的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辞往往易于感情用事,而人在感情之下便难于辨别真伪,于是字里行间不但欺骗了别人,而且欺骗了自己。许多一时兴高采烈的作品,事后自己读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正是那表现欺骗了自己的缘故。

《易水歌》以轻轻二句遂为千古绝唱,我们读到它时,何尝一定要有荆轲的身世。这正是艺术的普遍性,它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而诉之于那永久的情操。

风萧萧兮易水寒

上一篇:你多大了用英语怎么说

下一篇:励志奖学金理由

其他文章

  • 长沙步步高购物卡使用范围
  • 杨洋多少岁
  • 免费填报志愿的网站推荐
  • 《我的一个道姑朋友》歌词的故事是什么
  • 什么是锚栓
  • g7是哪七个国家
  • boom是不是爆炸的意思boom是爆炸的意思吗
  • 观后感开头该怎么写
  • 美国人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 100种昆虫名字大全
  • 公安消防部队高等专科学校招生条件
  • 大学高数小论文
  • 列宁格勒战役
  • 城野医生越用毛孔越大,城野医生真的能收缩毛孔吗
  • 最完美的三围是多少
  • 送老师高档大气的礼物有哪些
  • 华为畅享9plus怎么样
  • 川子纹面相怎么说
  • 句子的结构是什么
  • 2019年山东高考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