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韩愈的教育思想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韩愈的教育思想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道理在哪,真正的老师就在哪),认为只要是有学问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师。

他把“道”作为择师的根本标准。他认为可为师者,不在于其年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而在于其懂得“道”比自己早或比自己多。

师与生的关系,是以“道”和“业”来衡量的。谁先有“道”,谁有专“业”学问,谁就是教师。教师不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

在一定条件下,老师比学生懂得道理要早一些、多一些,在某些方面是有专长的,做学生的应向老师学习,同时学生在老师启发教导下,也在不断提高,在某些方面会有独到之处,或有专长。因此老师也要向学生学习。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

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从祀孔庙。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有《韩昌黎集》传世。

韩愈的治学经验

上一篇:what'smore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后悔”的反义词是什么

其他文章

  • 悬崖上的金鱼姬哪里可以看国语版
  • 剪窗花步骤
  • 2017高考分数线西安
  • 蒂的拼音怎么写
  • 中国短跑名将有哪些
  • 初心不改情怀依旧下句
  • 锋利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 《复仇者联盟4》里,钢铁侠为什么死了
  • “俄罗斯”用英语怎么说
  • 注册自己的品牌需要多少钱
  • 世界十大经济中心城市
  • 什么是微博uid怎么查看微博uid
  • 评书经典语录104句
  • 移动卡都有什么套餐
  • 烟台一职录取分数线
  • 上海地铁1号线站点是什么
  • c语言中float表示什么意思
  • 三年级数学口算题库
  • oppor11s参数配置如何
  • 锡纸烫多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