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网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10-06 | 来源:互联网转载和整理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意思是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

1、解释:

东隅:指日出处,表示早年。桑榆:指日落处,表示晚年。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

2、出处: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意思是北海虽然十分遥远,雅浩的宫殿可以联通;早晨虽然已经过去,而珍惜黄昏却为时不晚。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的故事:

王勃自幼好学聪敏,具有文学天赋。六岁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亲朋邻居赞为“神童”。九岁作《指瑕》十卷,对隋唐训诂学家颜师古《汉书注》纠错。13岁写了篇名为《上绛州上官司马书》的骈文,意为找人引荐,早点入仕当官。这么小的年龄就有这样的抱负,实属少见。

15岁时王勃就知道拍马屁,托关系直接向唐高宗进献了一则《乾元殿颂》,得到了皇帝赞扬,称其为“奇才!”十六岁作者参加科举考试,在幽素科目中及第,授朝散郎(文散官名),为沛王(李贤)府侍读。就这样他年纪轻轻走上了他人生仕途的第一个巅峰,成为朝廷中最年轻的官员。

同时在这里他也遭遇了人生的第一次打击。王勃在沛王府时,写了一篇《檄英王鸡》骈文惹出了麻烦。有一天沛王府李贤与他的弟弟英王李显玩斗鸡。王勃在一旁观看。之后王勃为了让李贤开心,提笔写了篇骈文《檄英王鸡》骈文,为其助兴。

骈文中数落英王的鸡,这纯属游戏之作。没想到这篇骈文成了朝野文人的热门话题,很快传到了皇帝耳中。皇帝对此大为不满。认为作者是在李家家族诸王之间,有意挑拨离间、制造矛盾,必须驱逐,离开沛王府。王勃就这样被驱离沛王府回乡,又走到了人生仕途的低谷。

此事过后公元671年,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在虢州执掌司法,知道王勃的情况,为他在虢州谋得了一个参军之职。就在这儿任职期间,他又因***官奴一事而被捕入狱,差点儿丢了性命,巧遇大赦,才把命保住。

王勃出狱后在家停留了一年多。朝廷宣布恢复他的旧职。可是此时的王勃已经把仕途看成畏途,不感兴趣了,因而,没接受。公元675年,王勃去交趾(现在的北越南)探望自己的父亲王福畴。这篇骈文《滕王阁序》,就是王勃在路途江西南昌游览,有感而发的。

此时的王勃心境已经很平静了,对世态人情,官场之事看得很淡了。当他看到东方的太阳升起,西方的落日的光泽,散落在桑榆树端时,心情格外激动,说出了“东隅已逝,桑榆非晚”这句话。

东偶已逝桑榆非晚寓意

上一篇:世界靠前钢笔排名

下一篇:东方盐湖城好玩嘛

其他文章

  • 魅声声卡怎么调的声音好听
  • 高铁着火(关于高铁着火的介绍)
  • 山东淄博万杰朝阳学校高中怎么样
  • 男生耳钉左右耳的含义
  • 表示看得最远的成语是什么
  • 成语接龙最后那个字接不下去的有哪些成语
  • 中国的读书日是哪一天
  • 给女朋友发红包,发多少合适
  • 高姓起源
  • when和what is the best time的区别
  • 高一新生开学必备物品有什么 高一新生开学的必备物品
  • 锈怎么读锈的意思
  • 2019年五一节怎么放假的(2019年五一调休)
  • 誓言的拼音
  • 香港高街是什么
  • ask for的用法
  • 最后一个字是言的成语
  • 四川地震记录
  • 请问高中生适合什么发型男
  • 民族班与普通本科有什么区别